近年來,無線藍牙耳機市場蓬勃發展,自蘋果推出AirPods以來,Anker、JLab、Sony、Sennheiser、B&O、Bose、Marley、Monster、Ausounds等品牌紛紛推出各種功能、價位的耳機,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。這股潮流也推動了藍牙晶片製造商,如高通、瑞昱、絡達、博通等公司的市值增長。隨著越來越多中高階手機取消3.5mm耳機孔,無線藍牙耳機已逐漸成為現代人生活的必需品。

隨著技術進步,藍牙耳機曾經的缺點──如連線穩定性與電池續航力等問題,也逐步解決,已不再構成使用障礙。

「真無線藍牙耳機」與「無線藍牙耳機」的差別?

藍牙耳機不需要有線連接設備,通過藍牙即可傳輸音訊。「真無線」藍牙耳機指左右耳之間沒有任何線材連接,兩耳機完全獨立,常見於耳塞式耳機。而「無線耳機」(或稱藍牙耳機)則指左右耳之間有線連接的頸掛式耳機,仍需線材連接兩耳耳機,但不需與設備相連。

藍牙等級/規格的影響:傳輸速度、穩定度及距離

藍牙技術隨著時間不斷更新,目前最新版本為藍牙5.4。相較於5.2版,藍牙5.4在連接穩定性、延遲控制和設備間的資料同步方面有進一步的優化,特別是在智慧家庭和物聯網應用中更加高效。

此外,5.4版的低功耗模式也有所提升,為無線耳機帶來了更長的續航時間與更穩定的傳輸體驗,使其在2024年成為高階耳機的標配之一。

藍牙技術自4.2版以來持續演進,最新的5.4版在多方面實現了顯著提升。傳輸距離從50公尺增至300公尺,速度提升至48 Mbit/s,並新增室內定位導航功能,增強智慧家庭裝置間的連接靈活性。5.4版進一步改善連線穩定性和低功耗表現,特別適用於物聯網應用和無線耳機,為高階裝置提供卓越的使用體驗。

音訊/音頻編碼SBC、AAC、aptX、LDAC影響的音質與手機之間的支援

音訊編碼技術對音質有直接影響,以下為市場主流的編碼選擇:

  • SBC:基礎編碼,壓縮率較高,音質適中,普遍用於一般耳機。
  • AAC:蘋果設備常用編碼,壓縮效率高,音質優於SBC,廣泛應用於iTunes和Apple Music。
  • aptX:高通專利技術,適合安卓設備,音質優於AAC且延遲低。其升級版本aptX HD提供更佳細節,而2024年最新的aptX Lossless進一步提升音質,接近有線耳機音質,是高階耳機中的熱門編碼。
  • LDAC:Sony開發,允許高達990 kbit/s的傳輸速率,支持24bit/96kHz的高解析度音頻,但需Sony設備支援,適合追求無損音質的用戶。

AI主動降噪技術:智慧的聆聽體驗

隨著AI技術發展,許多無線耳機開始內建AI降噪功能,根據環境自動調整降噪效果,提升聆聽體驗。AI降噪能有效抑制背景噪音,特別適合日常通勤、飛行和運動場景。這項功能已成為2024年無線耳機的熱門賣點。

空間音訊(Spatial Audio)技術:沉浸式聲音體驗

空間音訊提供身臨其境的3D環繞聲效,特別適合觀影和遊戲用戶。2024年,不少高階耳機已支援空間音訊技術,如蘋果和Sony的部分耳機產品。此技術讓用戶不僅聆聽聲音,還能感受聲音的動態位置變化,進一步提升娛樂體驗。

快速充電與續航力

快速充電和長效電池成為無線耳機的重要競爭力。2024年推出的無線耳機通常支持快充技術,5-10分鐘充電即可使用數小時,大幅滿足用戶的隨時使用需求。此外,續航力也顯著增強,一次充電可使用6-10小時,充電盒支持長達30小時的使用時間。

IP防塵防水等級:戶外與運動的必備

IP等級標示防塵防水性能,常見於運動耳機。防水等級中,IPX4為防潑水適合日常使用,而IPX7可短時間內浸水,是戶外活動的理想選擇。這樣的防護設計讓用戶在運動、旅遊等戶外場景中也能安心使用。

環保材料與可持續設計

2024年,許多品牌開始採用可回收材料和可持續設計,以減少環境影響。如Marley等品牌使用環保材質,響應消費者對可持續生活的訴求。選擇這類耳機的消費者,無形中也支持了環保行動。

隨著技術日新月異,無線藍牙耳機的音質、穩定性、續航能力和設計都不斷進化。2024年的無線耳機市場競爭激烈,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選擇,不論是音樂愛好者、運動人士或是環保主義者,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。

 

點我前往購買精選藍牙耳機